刘秀心中当然清楚,他的哥哥本是有功之臣,只因争权被杀,他内心一直愤愤不平,深为兄长难过。他虽然白天淡如平常,但夜晚却常常泪流不止,心中发誓一定要完成兄长未完成的事业。
可是,刘秀知道目前他毕竟是刘玄的属臣,以自己现在的实力,还不是刘玄的对手。如果贸然行事,很可能就会失败被杀,落得与兄长一样的下场。那样就更没有什么宏图大业可图了!为兄报仇的目的又怎能实现?
同时他也知道自己是有功之臣,在昆阳大战中,他亲率者3人突围求援,为刘玄建立奇功。刘玄也很清楚这一点,不会贸然杀掉自己。此时如果重提那段历史,或许会讨好刘玄,增加他对自己的信任程度,但刘秀却只字不提。这正是一种无为无不为的策略。
刘玄见刘秀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于是下令任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加封琥信侯。
刘秀见此,趁机扩充自己的军事势力。公元也3年,刘秀到河北一带活动,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徒,深得民心。接着,他以恢复汉家天下为号召,取得当地官僚、地主的支持,势力越来越强。他同时镇压并收编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刘秀觉得实现自己宏图大志的时机已到,便与刘玄决裂,起兵讨伐刘玄。
经过长期斗争,刘秀终于打败了刘玄,替兄长报仇并最终取得天下,建立东汉王朝,史称光武帝。
“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就是说要有聪明灵活、明于事理的素质,能够抓住关键,不拘小节。刘秀深知自己势单力孤,如果立即向刘玄报杀兄之仇,只会使自己性命难保,于是便忍辱负重,坐待有利时机。这不仅保全了性命,还给了自己积蓄力量的时间,从而最终杀掉刘玄,登上帝位。
刘秀不信谣言用部下
冯异是刘秀手下的一员猛将,自从他归顺刘秀以后,就屡立战功。
东汉建立后,建武二年(公元也6年),冯异被派往关中地区,平定骚乱,并防御四川地区公孙述乱军的侵犯。
冯异知道自己久在外藩,屡建战功,必定有人对自己进行陷害,便上书朝廷,强烈要求回到皇帝身边。刘秀知道冯异的心思,但没有批准他的要求。
这时,正巧有人上奏,说冯异在关中独断专行,斩杀长安令,威高权重,百姓归心,有“咸阳王”之称。刘秀便打算利用这个奏章消除冯异的疑虑,他便命人将此奏章带给冯异,并要他一个人观看。
冯异看到这个奏章,大惊失色,赶忙上书解释说为“臣下本为一介书生,因遇到天下混乱,才充数于行伍之中。蒙陛下恩宠获大将之位、通侯之爵,受任出征,以立微功。所有功劳的取得,都是陛下深谋远虑的结果,愚臣毫无功劳可言。我按照诏敕攻战,每战辄胜;若按私意决断,都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