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广元KTV招聘网 > 广元热点资讯 > 广元名言/句子 >  国外幻术游艺节目的大量传入中国使得幻术游艺的花样更为丰富有一

国外幻术游艺节目的大量传入中国使得幻术游艺的花样更为丰富有一

2022-09-25 05:39:39 发布 浏览 270 次

国外幻术游艺节目的大量传入中国,使得幻术游艺的花样更为丰富。有一种叫做“入马腹舞”的大套幻术,道具为一匹高头大马,表演时,艺人从马后钻入马腹,还有一半身体露在外面,但这位艺人的上半身已钻出了马口。这一幻术在《信西古乐图》中被描绘了出来。从图中看,马和人的比例并不相称,说明马为一彩扎的乔妆道具,而这一幻术节目应即为后世杂技中“分身术”的雏形。现代杂技幻术中,有一出缸遁的节目,其表演形式也是演员在两个“大缸”中互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节目正是从古代分身术等一类的幻术游艺衍化而来的。

还有一类是古印度传人的以酷刑为主要内容的“卧剑上舞”、“自断手足”、“刳剔肠胃”等游艺节目。这些酷刑似的幻术,同时也包含着很深的硬气功,是融幻术与气功为一体的节目形式。像“卧剑上舞”,表演的艺人能够沉稳地睡卧在锋利的单刀尖上。有的表演是在睡卧于刀尖的艺人腹上,站立着一位吹奏乐器的乐人,并且直到曲终,艺人毫无损伤。这种高难度动作,颇为惊险,可以说,这类节目首开了后世杂技中“钢刀砍身”、“上天梯”、“赤足踏刀”等硬气功幻术的先端。

传统的幻术游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宋辽金元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在幻术游艺中的运用,使传统幻术游艺无论在技法上还是种类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最具代表性的是手法幻术、小幻术撮弄和搬运幻术藏挟。

手法幻术游艺,实际上是对幻术基本功训练的表演,其特点是艺人凭着双手的灵敏动作,使较小的东西随意变出或变去,给人以奇妙的感觉。宋代新出现的一些手法幻术,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机关过门,仅凭演员灵巧的双手掩盖,使物件来去无踪。当时,最有突破性发展的是一种被称作泥丸的幻术出现。宋代出版的《繁胜录》、《东京梦华录》及《武林旧事》等书中,都对泥丸这一节目作了记述。《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一条中记载,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北宋的东京汴梁城内,都要集中各地的“奇术异能”艺人,表演“歌舞百戏”。开封府所派艺人专演“吐五色水”和“旋烧泥丸子”。《繁胜录》所载泥丸节目表演的具体形式是:在作为道具的桌子上反扣着两只小瓷碗和五个泥丸或红豆,表演中艺人利用灵敏快速的手法,在巧妙的翻碗和扣碗之间,随心所欲地将泥丸或红豆变来变去。有些技艺高超的艺人,还能从“一粒下种”变出五粒、十粒的“珠还合浦”,甚至变出满碗泥丸或红豆的“秋收万颗子”。要练成这类高超的技巧,往往需要几年的艰苦磨炼才能掌握。许多杂技艺人就是以表演此术而出名的,如《武林旧事》中列举的王小仙、旋半仙、章小仙及袁承局等。这类节目渗透着传统文化哲理,可以说它的创作是根据道家无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来表现的。这个节目在我国百戏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著名的典型手法幻术“仙人栽兵”就是在泥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其中的道具也不只限于泥丸或红豆,铁球、小布包等也成为这一幻术游艺变幻的对象了。

小幻术撮弄游艺,也是靠手技表演的一种技巧。与手法幻术不同的是,撮弄有时要用一些带机关的道具,在表演中出奇制胜。这类幻术定名为撮弄是从宋代开始的,据《通俗篇》的解释,“撮弄亦名手技,即俚俗所谓作戏法也”。关于当时盛行的撮弄节目,著名的即有从一盆花中变出药材的圣花撮药,由空碗内变出米酒的撮米酒,在空盒或空箱中变出小鸟和小禽再放出去的撮放生等等。《武林旧事》记载,宋理宗生日时,艺人姚润表演了一个名为“寿果放生”的撮弄幻术,为其祝寿。这个幻术是先在空盒内变出三个寿桃,继而又从寿桃中变出一只小鸟,并当场放生。这个撮弄既具有相当的技巧,又带有吉祥的特色,颇有趣味。还有一位擅长杂手艺的艺人赵喜,表演了一出名为“祝寿进仙人”的撮弄。用小道具进行变幻是这类撮弄的主要特征,它可以收到变化的效果,近代游艺幻术人将其称为“磨子活”,是艺人作以假乱真表演必不可少的道具。

藏挟,也作藏撅,是一种搬运幻术游艺,亦即今日俗称的古彩戏法。根据宋代陈畅《乐书》的解释:“藏挟,幻人之术,盖取物象而怀之,使观者不能见其机也。”也就是说,藏挟这类幻术是将要变的物件藏在身上,使观众看不见,同时也可以靠眼快手捷从身上取出,而不让人看出破绽。这类幻术在表演时,需要备一些能遮人眼目的小道具,表演者将所要变的物件藏在身上或道具的夹层内,随变随取,仿佛信手拈来,令人感到其变幻莫测。

藏挟幻术游艺的表演,一般都不在露天作场,而多是在宫廷或厅堂内演出。变幻的物件除了菜品、玩具、水火、生物等小件外,往往还有一些重量或体积大的东西,需要用大力气进行搬取。这也是将其称为搬运术的原因之一。

传统的幻术吞刀、吐火游艺等也有了新的发展,并演变出了吃针、吞枪等一些较为精细的节目,尤其是南宋时出现的“穿心人贡”幻术,以棍棒横穿透过人体,由两位助演在两侧举起棍棒,抬着被穿透身体的人参加舞队游行,更显出了幻术水平的高超。另有一种将人“大卸八块”,然后再“依依接上”的七圣法幻术,虽在艺术上不足取,并带有某些迷信色彩,但它流传甚广。它的产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杂技幻术手法的发展水平。

游艺艺术中传统的幻术技艺,至明清时被称为戏法游艺。戏法的表演较少武艺色彩,属于“文活”游艺系统,较其他游艺形式似乎被统治者另眼相看。如宫廷每年为劝农而举行的“耕籍筵宴”上,就将变碗等戏法列入仪式当中的一项表演内容。在民间,戏法的表演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许多百戏艺人为了生存,在掌握其他技艺的同时,也兼会幻术。他们或是在游人云集之地“撂地”变戏法,或是逢富贵人家红白喜事时在厅堂庭院中作“上堂会”演出。其表演的戏法游艺节目相当丰富,较有名的如筒子、土遁金杯、平地拔杯、天宫偷桃等。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