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牧又一次光芒四射。
公元前233年,桓挟胜利之威,深入赵境。他采取大包抄战术,先扫荡邯郸北部的赵军据点,实施迂回,围攻赤丽、宜安两城(河北石家庄东南)。倘若赤丽、宜安二城失守,秦军将实现对赵国首都邯郸的合围,届时赵国危矣。
李牧临危受命,纠集了一支军队,驻扎在赤丽、宜安东部的肥城(河北晋州市)。这支军队主力应该是来自北方军区,即李牧一手训练出来的部队。李牧行军作战的特点是善于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兵种的优势,注意骑兵、车兵、步兵、弓箭兵的搭配与协同作战,做到远攻与近战结合,进攻与防御结合。他的军事原则是打歼灭战,不仅是击溃对手,而是最大程度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由于长年在北疆与匈奴等游牧民族对峙,李牧的部队精于骑射,具备强大的机动作战能力,剽悍善战。桓是秦国名将,他入赵作战已有一年之久,虽屡战屡胜,却已是疲惫之师。赤丽、宜安两城尚未攻下,李牧的生力军已经赶到宜安以东的肥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秦军的位置相当不利,随时可能受到赵军的左右夹击。对桓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是退却,避开李牧的锋芒。桓却低估了赵军的力量,尤其是低估了李牧的能力。
在桓等新一代将领崛起后,秦军几乎从未打过败仗,自然对任何一个对手都有轻视之心。李牧是一位有着卓越领导力的将领,他善于鼓舞士气,此时赵军上下,都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信念,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投入战斗。
李牧证明了自己是秦军的克星,他打了一场漂亮的仗,《史记》中是这样写的:“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可惜的是,史书对这场精彩的战斗没有很多的记录,这是因为秦统一中国后,把六国史书全烧了,因而具体的详情被湮没了。以笔者的看法,李牧歼灭秦军的数量,至少在十万人以上。因为桓遭此惨败后,不敢回秦国,只身逃往燕国,并改名为樊於期。以秦国法律,临阵叛逃乃是死罪,桓曾消灭十万赵军,倘若他的伤亡没超过十万人,何至于畏罪潜逃呢?
宜安大捷,使赵国避免成为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李牧力挽狂澜,拯救了岌岌可危的赵国,并收复许多失地。鉴于他出色的表现,赵王封他为“武安君”,这个名号曾经属于战神白起,而李牧就是赵国的战神,他配得上“武安君”的封号。
秦王嬴政对失败是零容忍。
第二年(前232),秦军卷土重来,兵分两路进攻赵国。李牧再显英雄本色,他又一次不可思议地以弱胜强,打败了入侵者。这次胜利的详情,史书同样略而不载。不过,尽管赵国两度击退强秦,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据《战国策》所记,此期秦、赵有过四次大会战,“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赵军的伤亡人数,只有平阳、武城一役有明确数字,战死十万人。以此推算,在其余三战,包括李牧挫败秦军的两次会战,赵军损失不下十万人。
代价惨重,然而李牧的横空出世,打碎了嬴政的如意算盘,秦国不得不暂缓攻赵,把矛头转向韩国。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早已风雨飘摇,成为第一个出局者,并不出乎意料。说是“七雄”之一,实则韩国早沦为小国,在秦国无休止的进攻下连连割地,国土面积愈来愈小。为了保存国家,韩王搞了些小手段,派间谍郑国入秦,游说嬴政兴修水利,以此拖延秦军的进攻时间。
只是,该来的终究会来。
韩国公子韩非被李斯等人陷害而死,韩王大为恐慌,急忙献南阳之地给秦国。韩王要求并不高,只要能保住头顶的王冠就行。然而,这是弱肉强食的时代,你越示弱,越容易被欺负,你后退一尺,别人要前进一丈。肉包子打狗,非但有去无回,反倒激起狗的食欲。
秦王嬴政有超越先王的雄心,他要“振长策而御宇内”,秦国已吞并二周,现在该是消灭诸侯的时候了。韩国不幸成为第一个出局者,他们送出的南阳城成为秦军发动进攻的桥头堡。
公元前230年,南阳军政长官内史滕发动灭韩之役。秦军备战充分,势如破竹,风卷残云般横扫韩国。东方诸侯们无一伸出援手,因为各国都自顾不暇,焉有兴趣去管韩国的死活呢?在内史滕的猛攻下,韩国首都新郑终于沦陷,最后一位韩王成为阶下之囚,韩国成为三晋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